目前概況
經營公路客運路線計37條;市區公車路線計22條;合計59條。營運範圍北至美濃、西至三民、南至鵝鑾鼻、東至港仔,形成屏東縣交通運輸網,與白鴿公司合計擁有44輛大型遊覽車。
2021年
全國率先試辦多元支付驗票機
為加速落實智慧公共運輸服務,發展多元票證支付環境,本公司配合交通部公路總局政策試辦行動支付乘車,民眾使用LINE Pay、悠遊付、icashpay等行動支付,刷QR Code就可付款搭乘9189高鐵左營站─小灣(墾丁快線)。
2019年
執行"臺灣燈會在屏東"交通運輸接駁案
本公司執行臺灣燈會在屏東交通運輸接駁案,為期17天,車輛運用6,960輛次,載客人次2,289,289人次。
2017年
校園彈性運輸預約媒合派遣系統
通過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「106年度跨域協作計畫」,開發「校園彈性運輸預約媒合派遣系統」,將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服務導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園公車。
2015年
墾丁好行–恆春半島4G智慧旅遊創新服務計畫
通過經濟部工業局4G智慧寬頻應用城市補助計畫,推動「墾丁好行-恆春半島4G智慧旅遊創新服務計畫」,成為客運界首創採用QR電子票券業者
2013年
綠色高屏電動巴士推動計畫
通過經濟部先導運行專案,與高雄客運、南台灣客運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華德電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執行「綠色高屏電動巴士推動計畫」。串聯南臺灣觀光亮點, 實現低碳觀光旅遊
.jpg)
2012年
墾丁快線行李托運服務
透過QR-Code系統的科技服務,搭乘墾丁快線不需要再提著笨重行李趴趴走。

2011年
資訊服務提升
架設公司網站提供完整之乘車資訊,並導入電子票證及配合公路總局裝設車輛動態系統。
2010年
高墾線共同經營管理中心成立
與國光、高雄客運共同進駐高鐵左營站並聯營高雄墾丁快線,串連高雄與墾丁之旅遊景點。
2009年
規劃恆春智慧商圈計畫
與資拓科技合作協助屏東縣政府規劃恆春鎮智慧商圈計畫。
2004年
建立恆春半島觀光交通網
向屏東縣政府申請恆春地區八條營運路線,同年行駛由交通部觀光局輔導之觀光巴士。除此之外,並以墾丁街車行駛半島各景點,建構恆春半島觀光交通網。
2002年
恆春營業所成立
接駛恆春半島營運路線,並與高雄客運申請聯營高雄至墾丁路線,同時設立恆春營業所。
2001年
聯營屏東往台南路線
屏東客運與高雄客運、興南客運申請聯營屏東經南二高往台南之路線,擴大服務範圍。同年7月因台灣汽車客運公司民營化接駛屏東往高雄省道路線,並設立高雄站。(相關路線已停駛)
1998年
屏東旅行社成立
為多角化經營,白鴿交通轉投資成立屏東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。
1997年
接駛台汽路線
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因組織扁平化釋出偏遠路線,本公司接駛枋寮地區支線,業務推向佳冬以南。
1992年
遷移至現址
遷址屏東市橋南里工業路4號現址,作為辦公室及停車場使用,另設有甲種汽車修理廠;此外並設有屏東、水門、高樹、三地門、東港、潮州、恆春及等營運站。
1978年
白鴿交通成立
為擴大遊覽車業務,屏東客運轉投資白鴿交通股份有限公司。
1976年
聯營旗山往台南路線
屏東客運與高雄客運、台南客運(該業者於2003年9月1日中止營運,路線由興南客運及高雄客運接手)申請聯營屏東經旗山往台南之路線。
1947年
由原屏東會社郭頂順等取得全部經營權,同時更名為「屏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」。
1945年
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,屏東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改組為屏東長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。1947年,屏東長途汽車改名屏東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。
1942年
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民生凋零,屏東乘合汽車合資會社經營艱困,乃協議合併為「屏東乘合自動車株式會社」。
1931年
屏東客運前身「屏東乘合汽車合資會社」創立,共有交通、東海、鈴木、豐裕、昭和及屏東合資等六家乘合汽車會經營,當時屏東地區內共有八家業者。